什麼是全球共識?哪些產品或功能才適合建立在以太坊上?
· 2024-01-09

什麼是全球共識?哪些產品或功能才適合建立在以太坊上?

以太坊社群活躍成員 Polynya 撰文說明何謂全球共識 (global consensus),並舉例哪些應用適合採用公有區塊鏈,而其餘應用建議使用其它更適合的工具,將有助於打造更完整的產品並降低成本。

內容目錄

是否該採用 Ethereum?

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於近日於推特發表了一張協助開發者辨識自家產品該採用哪些開發工具的流程圖,而不希望開發者隨著市場趨勢選用當下的熱點技術,例如零知識證明,或者僅從技術的角度而非需求出發思考也是一大問題。

Vitalik 希望開發者可以從上半部的需求流程圖出發思考該採用什麼樣的工具,而不是以下半部以技術的角度思考。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不過有趣的是,流程圖的第一個問題是「自己正在打造的應用是否會受益於全球共識 (global consensus)?」如果需要才需要區塊鏈,否則建議使用其它工具。

什麼是全球共識?該如何評估哪些應用適合採用基於全球共識的技術?以太坊社群活躍成員 Polynya 為此進一步定義嚴格的全球共識 (與 Vitalik 相近意涵),並提出幾個例子說明。

嚴格的全球共識介紹

加密產業基礎設施和擴容問題,相對來說已經幾乎「解決」— 透過有效性證明和數據可用性等技術,區塊鏈網路無限的 TPS 遲早會出現。但真正的問題是,究竟什麼應用適合建構在區塊鏈之上?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理解嚴格的全球共識是什麼。「嚴格」一詞展現公共區塊鏈 (公有鏈) 只能做到客觀性,需要全球網路中的每個人都嚴格同意一組客觀輸出 (某些數字,例如交易資訊) 的需求,使用公有鏈才適當且有意義。

大多數應用不需要嚴格的全球共識

幾個不需要嚴格全球共識的例子:

  • 資料儲存:幾乎在所有情況下,都不需要全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同意所有被儲存的資料,可依照資料重要性而有多種儲存選項,從雲端資料儲存供應商到 IPFS 或 BitTorrent 等分散式選項,因此不需要都儲存在以太坊上。

  • 治理: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項主觀且複雜的工作,公共區塊鏈可以在某些方面提供幫助,例如 AAVE 的治理模組,但若嘗試將治理複雜的變數硬塞到有限制性的客觀架構是不適當的。

    (詳解藍籌協議 Aave 治理模組 V3 功能與流程介紹)

  • 法律合約:法律也非常複雜和主觀 (不同案例有不同的綜合考量因素),並且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學科。除了最簡單、最愚蠢的合約之外,區塊鏈無能為力。

事實上,幾乎所有事情都不適合採用嚴格的全球共識。正如 Vitalik 在流程圖中所說,如果不需要嚴格的全球共識,公共區塊鏈之外還有大量的酷技術可以提供幫助。

客觀價值適合採用嚴格的全球共識

客觀價值才有共識的意義。依靠大量節點在全球範圍內存取和結算的價值,需要全球共識保護。目前僅有少數幾個較適合的案例:

  • 客觀貨幣:從比特幣 15 年前出現時就有的需求,並且有充分理由其仍然是主要用例。客觀貨幣或價值有多種形式,並被 DeFiNFTDAO 等架構使用。相對來說,主觀貨幣 (例如信用) 就不適合使用公有鏈實現。
  • 客觀身分:雖然大多數身分都是主觀的 (有各種發政單位與標準),身份和聲譽是複雜的變量且具有多面性。不過可以在公共區塊鏈上進行有限形式的客觀身份,例如 ENS 或 POAP。
  • 規避法律與填補監管空白:USDT 和 USDC 是 最好的例子,兩者實際上都是中心化的,藉由公共區塊鏈填補法規未涵蓋的需求,例如快速的跨境支付。然而這空白並不是永久性的,只要一個精心設計的美元 CBDC 出現,就可以輕鬆取代這個用例,並以更有效和去中心化的方式做到這一點。
  • 其他利基需求:例如協同創作故事。但主要用途仍是是上述客觀貨幣、客觀身分和填補監管空白。

另外,有一些應用部署在公共區塊鏈上,雖然實際上不需要嚴格的全球共識,但對於追求激勵或龐式經濟學可能確實也有意義。不過 Polynya 表示比起這種應用,更想專注於具有長期、可持續、具有潛在的產品市場契合度 (PMF) 的應用。

依照功能而非產品為單位思考

當然,若將上述功能混合搭配時,將需要全球共識的資訊上鏈至 Ethereum,而其它資訊則採用鏈下儲存與執行,可以更好的打造完整的產品。

去中心化社群媒體 Farcaster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使用公共區塊鏈來實現客觀貨幣和客觀身份的儲存與執行,但在公共區塊鏈之外完成其他所有事情,例如社群內容儲存。

區塊鏈的獨特銷售主張

依照 @randomishwalk 所述,區塊鏈唯一的獨特銷售主張 (unique selling point/proposition, USP) 是全球共識,除此價值之外的其他東西,請用其它工具,對於區塊鏈或是產品本身都更好。

未來的產品預計會依照功能需求,混合使用不同去中心化程度的工具,而將需要全球共識的功能獨立出來,利用區塊鏈來完成,以最大化產品效能與區塊鏈的價值。

例如遊戲產品的執行運算或許採用的中心化伺服器,前端介面儲存在 IPFS,不過關於玩家身分與 NFT 道具的結算紀錄仍儲存在以太坊上。

Popular articles
New Partnership: 1spin4win Integrates Classic Slots into Pokerdom’s Gaming Library
Online Casino
German gambling regulator wins case against lottery operator
Regulation
FDJ says it doesn’t foresee French gambling tax hike, as stock price hit
Sports Betting
Hotel-casino court rulings reveal flaws in AI price-fixing allegations
Regulation
HUIDU is Ready at Booth 2250 to Meet You at SiGMA Asia 2025
HUIDU Focus
Major UK banks join new Gambling Harms Action Lab
Regulation
Bally’s job training program is a big deal at Community College of Rhode Island
Regulation
Industry sources: Time to pump the brakes a little on an Alberta online market rollout
Sports Betting
Colombia to hike online gambling tax rate
Regulation
In a rare video message, Light & Wonder CEO says slot issue was ‘an isolated incident’
Regulation
NFL player calls out NFL fans upset about bets: ‘We’re human too’
Sports Betting
Crypto in gambling: Market overview 2024
Marketing
ESPN Bet collects $3M handle in New York mobile debut
Sports Betting
Vietnam's tightening online gaming policy creates new market opportunities
Southeast Asia
BEGE and EEGS 2025 Dates Announced!
Online Casino
Home
Game
Cooperation
Find
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