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狠活,快毁掉世界杯了
· 2022-12-08

足球的浪漫主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最后两场1/8决赛结束,摩洛哥在点球大战中击败西班牙,葡萄牙以6比1大胜瑞士,加上之前已经晋级的荷兰、阿根廷、法国、英格兰、克罗地亚、巴西,本届世界杯的八强已经全部诞生。


然而,48场小组赛和8场淘汰赛看下来,球迷们似乎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世界杯比赛,是越来越难看了。这样的结果,到底该怪谁?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届的卡塔尔世界杯,很可能是多年以来最难看的一届世界杯


这么说可不 是哗众取宠,有数据为证——


本届小组赛共有6场0:0的比赛,48场比赛踢下来总共只有120个进球(其中还有15个集中在两场比赛里),平均每场2.5个;相比之下,2018年的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期间共122个进球,平均每场2.54个;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小组赛则打进136个球,平均每场2.83个。


也就是说,世界杯小组赛的总进球数已经连续三届呈下降趋势,而双方“互交白卷”的比赛却越来越多了。


不仅如此,本届小组赛上半场0比0有24场,比例达到50%,此前5届世界杯上半场零进球的概率只有37%。


那么究竟为什么,本届世界杯进球这么难、比赛毫无流畅感、最终的胜利也更多地依靠球场下的盘算而非球场上的传控?


足球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已经变得像一部机器、一个系统,充满了高科技与狠活。比赛越来越难看,对此负责的应有“三大贼”——


VAR系统让裁判成了工具人;


动辄犯规限制了对手的进攻;


足球青训的流水线作业,生产了大批特点相近的球员。


以上三大贼,正在扼杀现代足球的魅力。


3a93ba60c92c53711f081aa613008127.png

八强赛对阵图,谁将闯入四强,谁将问鼎世界杯冠军?


01 VAR系统的罪与罚


这届世界杯看到现在,最大的感受是,球员仿佛困在系统里踢球,而比赛是由VAR统治的。


所有进球、点球、越位、球出界与否,都在VAR的注视之下。球员进球后,不敢第一时间疯狂庆祝,裁判首先要按一下耳麦,球迷要紧盯大屏幕,都在等候着“老大哥”的裁决。


那个本应属于未来人类的Matrix,已经正式君临天下。


而引进VAR的初衷,本来为了避免不公正的判罚。例如2010年“英德大战”时,英格兰队员兰帕德远射,皮球已经完全进了德国队的大门,却被裁判判定为进球无效。


世界杯历史上的问题球还不止如此,除了马拉多纳在1986年世界杯上著名的“上帝之手”,还有1966年世界杯,赫斯特为英格兰夺冠的那脚射门。


c2fd47b85134ac0eb66f94e84902fd67.gif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在四分之一决赛阿根廷面对英格兰的比赛中,马拉多纳用左手将球打进了英格兰队的大门,未被裁判发现。


国际足联认为,VAR有助于球场上的公平,杜绝“肮脏的小偷行为”,为正常的进球、关键判罚保驾护航。这个初衷当然是好的,想想假如你是“三喵军团”死忠粉,看1986年、2010年比赛英格兰队吃的那些瘪,就算不被活活气死,气死几亿个人体细胞也是有的。


如果当时就有VAR,以上提到的那些冤假错案都不会发生,足球的确会变得“更公平”。


于是,在2018年世界杯时,国际足联引入了VAR技术,打破了“误判也是足球魅力的一种”的谬论。


但到了卡塔尔世界杯,VAR出现了明显的矫枉过正的情况,VAR几乎把场上一举一动都纳入了监视范围,真正成为了足球背后的“老大哥”。问题就来了,足球比赛真的有必要监视得如此细致吗?


b0f70ac25d511271c75d2b39c480397f.gif

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H组第三轮,乌拉圭2-0战胜加纳但仍因进球数劣势没能从小组出线,赛后,对判罚不满的乌拉圭球员围攻裁判。


相比其他运动,像网球、排球之类,鹰眼盯的是球出界与否的问题。类比足球,就是2010年兰帕德的远射,以及本届日本与西班牙比赛中,三苫熏那脚下底传中是否出界。


球出界与否是一个物理问题,人眼盯不住很正常,VAR辅助一下没有问题,毕竟球进就是进了,不进就不进。再如禁区内手球,因为角度问题,裁判也有可能看不到,VAR介入无可厚非。毕竟球有没有打到手,也是物理问题,打到或没打到,是可以断定的事。


但现在VAR纠察的范围很广,如禁区内犯规行为、越位与否,这就牵涉到人的行为,产生了许多变量。以国际足联初衷,似乎要在球场上追求“绝对公平”,开赛以来,出现了大量进球被判无效,又有许多点球反判。


一旦对人的行为进行判定,就产生了不可控因素,比如乌拉圭对葡萄牙,第88分钟吉梅内斯的手球,就是典型误判。通过慢镜头可见,他的手在身后支撑身体时碰到球,这是非常自然的人倒地时的动作,肯定不适用于手球判罚原则(球员利用手扩大防守面积从而得利)。


668ba1d0fd2755242737b69ade015fb2.gif

本次世界杯,乌拉圭是VAR受害联盟中的首席大冤种,在与加纳的比赛中两次被犯规,却都没有得到点球机会。


这球即使有VAR,但裁判还是给了点球,这就是对规则理解的问题,和VAR无关。有人会说,这么要求裁判是不是有点苛刻了,但既然你引入VAR了,尽可能追求“绝对公平”,苛刻自然就是题中之意。


另一个问题则是越位,相信看到比赛中VAR的表演,大家已经很清楚,就算有一个手指、脚趾越位,都会被VAR吹掉。过去裁判眼睛容易错判、漏判的越位,被吹毛求疵到了“体毛级”。


历史上越位规则的修改脉络,一直是向有利攻方发展的,但到了1995年改版之后,把四肢越位强调之后,越位就开始有利于守方。在VAR的鹰眼之下,这届世界杯的越位判定,已经到了与鼓励进攻原则完全相悖的方向。


再者,这次高科技判定越位,并非真人图像切割,而是做成了动漫人物模拟。拜托,一旦改头换面,就会引起更多质疑。


最后一点,VAR这个“Matrix”已经让裁判的角色逐渐变成了下属。特别是边裁,遇到越位、犯规根本不敢举旗,甚至一些界外球,角球,本该是边裁分内之事,边裁要么看主裁,要么寻思半天无所适从。


主裁的表现也好不到哪儿去,随时随地被后台的VAR小组叫到屏幕前,打断比赛节奏之类的小问题都不算事了。


b905fea19f668916e2b5033a182e2e05.png

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D组第三轮,突尼斯1:0法国,最后读秒阶段格列兹曼射进球,本应“绝平”突尼斯,但随后VAR介入,主裁判判罚越位犯规,进球无效,引发巨大争议。


尽管有技术辅助,但是人的主观性仍会影响判罚。正如科里纳所说:“无论科技多么发达,最终做出决断的依然是主裁判。”


只是,比赛中几乎任何一次判罚,球员都围上来要说法,裁判权威实际上已经荡然无存。裁判变成缺乏主观判断、缺乏自信、缺乏责任感的角色,这就是在VAR系统之下的异化。


VAR的初衷是好的,“误判也是足球魅力的一种”的谬论也是应该滚粗的。但当高科技矫枉过正,“过多”介入比赛之后,就让以人为核心的足球运动,异化成了物理规则、毫米级测量、高科技控制的“电子游戏”。


现在的足球最大的不好看,就是缺乏人味。


02 提早犯规打断比赛节奏


本届世界杯另一大贼,就是战术犯规,频繁地破坏反击,将比赛节奏撞得支离破碎。


犯规是比赛的一部分,这很正常,但如果把犯规发展成一种克敌制胜的战术,那就不正常了。


2000年以后,足球发展的趋势是强调由守转攻,通过快速攻守转换,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本届比赛,最典型的就是英格兰伊朗,几乎所有进球都是来自于中前场反抢,然后趁防守一方立足未稳快速进攻。


f154d115236cc0a8fad4196a1c917404.png

2018年世界杯,英格兰以6:1战胜巴拿马。图/WIKI


既然现代足球发展是这样,防守一方也会进行针对性破解。


强队打法就是高位逼抢,利用抢逼围,迫使对方无法发动反击,甚至直接断球,再度反击。


但换到弱队身上,却走上了一条邪路——丢球后立刻犯规,而且是战术犯规。


放在过去,对于这种阻碍对方进攻的犯规,裁判都给予重点照顾,动作稍微大点就给黄牌。


于是,弱队再度进化,在前场丢球一瞬间就犯规,而且通常用手部动作拉扯,或者轻微碰撞,既达到了阻止对方反击的目的,又避免了吃牌。


在卡塔尔,有那么几队,把这种战术发挥到了极致,比如淘汰西班牙 队晋级的摩洛哥队,就是非常典型的球队,他们几乎每场比赛犯规都在15次左右,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次犯规。举个例子,在对西班牙队比赛的第58分钟,齐叶赫在西班牙队半场侵犯加维那一下,就是这种战术。


5849b745bf419288cac6e97feb0bf546.gif

犯规是战术,但频繁犯规会打断进攻节奏,让比赛变得难看。


有人可能会说,弱队想赢强队,可不就得无所不用其极。


实际上,犯规并不能带来胜利,小组赛犯规次数最多的前三名分别是沙特56次、墨西哥51次、厄瓜多尔50次,结果这三队都被淘汰了。对于犯规这种歪门邪道,国际足联是非常纠结的,它一方面高举公平竞赛的旗帜,但另一方面却无所作为。


像小组赛三场球44次犯规的摩洛哥队,就只拿到了1张黄牌。为什么拿得少? 除了前文所述,犯规在丢球后立刻发生,且动作较小之外,还和国际足联不希望过多黄牌影响球员之后比赛有关(半决赛前累计两黄会停赛)。


本届的黄牌给得很少,打完16强比赛刚好200张。比较过往,2002年272张、2006年373张、2010年279 张、2014年187张、2018年219张。


历届呈下降趋势,是比赛更文明了吗?显然不是啊。内马尔第一场比赛被侵犯9次,直接被踢伤,休息了两场。而那场比赛,塞尔维亚只领到3张黄牌,连目前 平均数都不到。


160dead76869ecf1b37502cc25a6502c.gif

内马尔在球场上经常遭到侵犯,上一届世界杯对阵瑞士的比赛中一场被侵犯10次,甚至球袜都被踢破洞。


国际足联在2006年的黄牌高峰后,有意拉低执法强度,到了这一届的执法尺度,也给了“脏队”更多下黑脚,以及破坏比赛节奏的机会。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一个节奏缓慢、进球乏力的世界杯小组赛,48场比赛120个进球,平均2.5个。这一状况直到16强淘汰赛才相对好转,8场比赛进了28球,平均3.5个。原因很简单,大量水平低,靠犯规混日子的“脏队”都被淘汰了。


有鉴于此,到了下一届世界杯,会扩军到48队,比赛质量将会变成怎样呢?不敢想象啊。


03 流水线生产球员,技术风格雷同


足球进入21世纪以来,在高度商业化与功利化之下,年轻球员的培训体系也随之高度成熟。


欧洲俱乐部,因为讲究效率,年轻球员在身高体型方面,越来越平衡,导致技术也更加倾向于简单、快速。打个比方,球员身高、强壮与灵巧是成反比的,球员身材越高、越强壮,灵活性必然越低。


0e1a37a74e621f49f93634afa7a0c4d9.png

欧洲足球青训体系相对完备。 /unsplash


要说身材高大,脚下技术还出神入化的人,不是没有,但都是凤毛麟角啊,无非就是C罗、伊布之流,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身价奇高之人。但反过来,如梅西这种身材,能成为世界级球王,不也是自老马之后仅有的一个吗?


因此,欧洲职业俱乐部的青训体系,在身材与脚法的折中之下,更多地选身体高大,个人技术略逊一筹的球员。反正在传接配合要求更高的现代足球中,个人技术,只要处理好传接球的环节已经够用了。


于是,大量能跑、能跳、能对抗,却技术简单的球员被生产出来。


举一个令人绝望的例子,如阿贾克斯青训系统,大家印象中产出过克鲁伊夫、博格坎普、西多夫等“脚底下有活”的球员。仿佛阿贾克斯青训系统更注重细腻的脚下技术,但印象通常会骗人。


阿贾克斯的足球思想是:踢球只求胜利,而没有美感会很无趣;而只追求美感,却不管结果,那会是徒劳无功。


在它的指导下,阿贾克斯系统更讲究平衡,讲究整体配合,也就注定了他们的球员越来越中庸,过往那种注重脚下技术的风格早已被扬弃。


如今荷兰队中几个阿贾克斯出品的球星,如范德贝克、德容、德里赫特的脚下技术,别说跟克鲁伊夫比了,连博格坎普都大大不如。他们几人一旦拆伙,各奔前程,也就失去了体系加成,逐渐泯然众人矣,不复2019年杀入欧冠半决赛的风采了。连过去以技术细腻著称的阿贾克斯都蜕变成这样,更遑论其他国家的青训。


88dd33d01fbadcca04703f4155594fdf.gif

卡塔尔世界杯 1/8 决赛中,荷兰 3:1 淘汰美国率先晋级八强。


2000年以来,欧洲足球越来越追求实用、效率的青训,越来越抹杀球员个性。


这些批量生产的球员,甚至连技术动作都非常相似,因为身材高大(大多超过1米8),带球时都是昂首挺胸、大刀阔斧,因为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抬头观察队友位置,以便传球。要他们玩出假动作、盘带过人,实在是过分了。这类型的球员,在德国、荷兰、丹麦,甚至英国都非常普遍。


但反过来,那些个人技术好的,如老马、梅西、肥罗、小罗,哪个带球不是含胸低头,降低重心的?足球的魅力不就在于此吗?为何桑巴军团数十年如一日地吸粉,不就是因为他们每一个球员都具有鲜明的技术特点,无论过人和传球都能展现出足球的美感吗?


回到本届世界杯里,真正讲究脚下技术的球队屈指可数,也就剩下巴西、法国、日本、西班牙为数不多的几队罢了。其他球队,几乎都由欧洲职业足球生产线上走出的球员组成,他们的生产成本低,效率相对较高,特别适合体量庞大的职业联赛需求。


这样的球员、这样的球队、这样的比赛,只会距离足球本身的魅力越来越远。然而,最大的悖论却是,最终能摘走金字塔顶端那颗宝石的球队,来来去去,不总是巴西、法国、西班牙这几支技术流球队吗?


足球“三大贼”,高科技加狠活,都是足球越来越功利的产物,商业利润、单纯追求胜利的价值观,不知道要将足球推向何方。


但可以肯定的是,足球的浪漫主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Popular articles
Indiana online casino bill stalls in House committee
Regulation
Industry sources: Time to pump the brakes a little on an Alberta online market rollout
Sports Betting
Online gambling, crypto pose ongoing money laundering risks in Philippines, analyst says
Southeast Asia
Vietnam's tightening online gaming policy creates new market opportunities
Southeast Asia
UK Council Accountant Who Stole £1m to Fund Gambling Addiction Jailed for Five Years
Regulation
FDJ completes Kindred deal to transform into ‘Europe’s champion’
Sports Betting
Australia weighing strict measures on gambling ads
Regulation
ESPN Bet collects $3M handle in New York mobile debut
Sports Betting
New Partnership: 1spin4win Integrates Classic Slots into Pokerdom’s Gaming Library
Online Casino
In a rare video message, Light & Wonder CEO says slot issue was ‘an isolated incident’
Regulation
1spin4win releases unique slot Don Catleone Hold and Win featuring gangster cats
Online Casino
Colombia to hike online gambling tax rate
Regulation
Irish lawmakers at odds over change in gambling bill allowing ‘inducements’
Sports Betting
‘A target on their back’: college athletes face wave of abuse amid gambling boom
Sports Betting
Elevate Your Casino’s Success with Opexa Game Aggregators
HUIDU Focus
Home
Game
Cooperation
Find
My